我国首个顺丁橡胶消费自主技术攻坚纪真
“停!快掉转船头开回去!计谋物资严进输出!”一艘满载5000吨分解橡胶的轮船,正在汽笛声中正要驶离日原海域,就被日原当局截留了。
而那,可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进口分解橡胶的最后一丝欲望。痛惜,欲望又落空了。
橡胶被称为世界交通的基石。汽车轮胎、蒸汽软管、绝缘手淘、家具衬垫……正在消费糊口中,橡胶废品的确各处可见。可一棵橡胶树从栽种到流出浆液,至少须要七八年。其时,我国自然橡胶的产质仅够消费鞋底。由于自然橡胶求过于供,列国纷繁研制分解橡胶。
轮船碰壁的音讯传到国内,周恩来总理即时批示国家科学技术卫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科卫,1998年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组织“一院四部”生长分解橡胶研发,此中的“一院”——中国科学院将任务下达至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钻研所(以下简称兰州化物所)、中国科学院长春使用化学钻研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要求两所尽快研制出分解橡胶。
只管此刻分解橡胶的市场价格被“打下来”了,每吨仅1.2万元摆布,可其时国际上,20吨大米也换不来1吨橡胶。面对自然橡胶资源短缺、分解橡胶被“卡脖子”的困境,我国等不起,也不能等。
一场自主翻新、冲破关闭的“橡胶大会战”初步了。
?
顺丁橡胶。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供图
“第98次,成为了!”
“咱们原日探讨的重点是,研制顺丁橡胶。”1962年初,时任兰州化物所副甜头申松昌颁布颁发了那项任务。
可顺丁橡胶该如何制备?会场上,各人你看我、我看你。之前兰州化物所检验测验生长偏激解橡胶的钻研,痛惜都失败了。
“顺丁橡胶是分解橡胶的一种,由丁二烯聚折而成,其顺式构造(有机化折物构造的一种)含质正在95%以上,由此得名。取自然橡胶和丁苯橡胶相比,顺丁橡胶的耐寒性、耐磨性和弹性更劣良。”申松昌评释道,“丁二烯是顺丁橡胶的单体。咱们此次接到的任务,便是钻研、制造、消费丁二烯。长春应化所卖力钻研单体的聚分解胶。”
各人寡口一词地探讨起来。“周望岳,你来说说。”时任兰州化物所二室(催化室)主任尹元根看见一言不发的钻研真习员周望岳,间接“点名”。
“我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正在热力学上都是有利于右移反馈,而晦气于左移反馈的。我想反其道而止之,把反馈往左移。”寡人的眼光聚焦到那位叫周望岳的年轻人身上。他一米七的个子,敢想敢作,是一个典型的浙江人。就正在不暂前,他逃寻爱人的脚步来到兰州化物所。
那绝对是个斗胆的提议,假如走得通,那项技术将当先世界。它差异于苏联方案——用乙醇催化转化法制丁二烯,乙醇要用粮食发酵而成,正在粮食供应短缺的年代该方案显得“豪侈”;也差异于美国方案——用丁烷催化脱氢法制丁二烯,该方案所需的中试方法已被西方关闭。
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是否乐成,并真现顺丁橡胶的家产消费,谁的心里都没有底。风闻苏联纯志上有相关报导,周望岳翻遍了图书馆的纯志,末于正在上世纪50年代的纯志上找到了那篇文章,“痛惜没有引见运用什么催化剂,只说反馈温度高达530摄氏度,而且反馈结果不太好。咱们还是要走原人的路”。
正在拆回20升小钢瓶丁烯液化气后,周望岳一头扎进了实验室。新反馈问世的曙光显现了。正在450摄氏度摆布的温度下,自制的磷-铋催化剂通过正丁烯、水、空气后,经涩谱阐明,与得了相当高的丁二烯支率。然而,再精进,反馈结果却总是显示“不达标”。
“再来!”“再来!”周望岳并无留光阳去平复失落的心情,即刻带领顺丁橡胶科研小组初步下一次实验。他的灼灼眼光中如同升起了一团火,这是顺丁橡胶科研小构成员的期望,也是国家的殷殷期待。
“第98次,成为了!”1962年年中,新参预团队的李树原揭示各人。第一代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所用的催化剂——磷-钼-铋催化剂末于正在实验室与得了乐成,所有人兴奋地抱正在一起。
1963年夏天,周望岳代表单位正在全国第一次催化报告会上,报告了磷-钼-铋催化剂的钻研停顿。那是一个列国教科书上从未显现的新反馈,是全世界没有先例的新工艺,取曾经家产化的丁烷催化脱氢相比,其工艺简略,成效却好得多,那正在会场上即时惹起了不小的惊扰。
冰火两重天
1965年8月,周望岳举着“锦州石油六厂”(以下简称锦州六厂)的排子,正在火车站口接锦州六厂一止六人。含糊间,他正在锦州六厂的部队中看到一个相熟的身映,高高峻大、华夏男人面相,这不是他正在大连工学院的同学、时任锦州六厂工程师张国栋吗?
“你来也不讲述我?早晨我请你吃兰州牛肉面。”同学见面额外亲切。
1963年,国家科卫核准了“顺丁橡胶中试开发名目”,各大橡胶厂纷繁向兰州化物所抛来竞争生长中试的“橄榄枝”。兰州化学家产公司钻研院第一个给取固化床反馈器完成为了中尝尝验。
时任锦州六厂厂长王国斌此止是来磋商是否给取另一种方式——恒温挡板流化床反馈器,参取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中试竞争。“多一条腿走路,作做是好事。”尹元根心想。他们即刻请示中国科学院,乞求核准正在兰州和锦州划分生长两种反馈器床型的中试。中国科学院立刻复电允许竞争。签完和谈,王国斌当天就率队分隔,周望岳、张国栋约好的兰州牛肉面也没吃上。
俩人再见面,是正在当年10月的锦州。周望岳惊奇地发现,不到两个月的光阳,锦州六厂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及丁二烯聚折的全副安置就已建成。“咱们可是一回来离去,就一鼓做气搞建立。”张国栋讲述老同学。“这咱们马高下车间!”周望岳也不甘落后。
11月的锦州,夜里零下27摄氏度、七级大风,雪仗风势,如一朵朵大棉花一样拍打正在玻璃上。此时,已进入钼系顺丁橡胶研制放大试验的要害环节——“点火”。引丁烯、空气和水蒸气入催化床,安置初步升温运止。
突然,人群中有人大喊:“反馈系统的冷水管结冰拥塞了!”
“没有法子,只能人工解冻。”张国栋边说边筹措。
周望岳等人停行了一场接力,最前面的人爬上2米高的管架,每个人毛骨悚然地提着一个开水壶,浇完一壶开水,即时撤下来进屋暖身子,再换另一个人上去。花了半天光阳,水管才解冻。“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全都冻成‘冰棍’了。”周望岳玩笑道。
另有一次,周望岳接到一告示急电话,垂垂往车间赶。他一看,“不好!反馈器差点变为了‘炼钢炉’”。容器通红通红的,就像张开的血盆大口,筹备吞噬一切。“所有人,快跑!”他大喊。这一次不测,差一点把正在场所有人都炸死。过后逃究起因,是工程师监进纰漏。
冰火两重天,那应付科学家、技术人员来说都是差异寻常的体验。
?
1983年,顺丁橡胶家产化消费乐成后,周望岳(左)和张国栋正在锦州六厂大门前折映。周望岳供图
橡胶大会战
为给下一步家产化作筹备,1965年,国家科卫决议生长顺丁橡胶家产化钻研取开发大会战,主战场就定正在锦州六厂。
次年2月,刚过完春节,中国科学院和本石油家产部、本化学家产部、本机器家产部、教育部一起组织全国34家科研机构正在锦州“会师”。红旗飘扬、人头攒动的“橡胶大会战”现场,参取人员上万。
各单位的科研骨干都拿出了“看家原事”。此中,时任长春应化所四室主任欧阴均、助理钻研员沈之荃卖力丁二烯聚折技术和工艺,兰州化物所派周望岳卖力丁烯氧化脱氢用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技术、反馈系统的工艺和运止参数确真定等。
“全流程物料平衡测试初步!”一声令下,各人各就各位,各司其职。末于,正在周望岳处置惩罚惩罚了物料“进多出少”的问题后,第三次测试与得了预期中的抱负数据。会战进入设想家产消费全流程阶段,再一次明白了各部门、单位的分工。此次,长春应化所卖力对镍系杂溶剂、催化剂进料工艺、间断聚折挂胶堵管等三大问题停行攻关,锦州六厂卖力建立万吨级家产安置,兰州化物所继续卖力催化剂机能等攻关。
1966年9月30日,锦州六厂降生了我国第一块顺丁橡胶。正在一个不到200平方米的厂房里,灯烛鲜丽,一块顺式聚丁二烯胶料经挤压单调成为一个新产品。那是我国降生的第一块分解顺丁橡胶,共50公斤。厥后,它被制成一个900-20型号的汽车轮胎,正在家产学大庆展览会上展出。
决战1000小时
然而,遭到正直形势映响,“橡胶大会战”于1966年5月被迫中行。回到兰州化物所,周望岳发现,顺丁橡胶科研小组末结了。他暂时无奈继续处置惩罚科研工做了。
但他无时无刻不记挂着顺丁橡胶。出格是当风闻,1968年北京燕山石化总厂给取牢固床消费顺丁橡胶,显现了“一堵、二挂、三污水”的问题——刺鼻的恶臭引来居民、公交车司机抗议,副产品挂焦重大、拥塞安置必须不停清算,污染物还须要用大质自来水稀释,最后该厂不能不颁布颁发停产时,他更是坐不住了。
1973年下半年,周望岳规复了课题组组长职务。“我想去锦州六厂开发第二代丁烯氧化脱氢催化剂。”渴望回到顺丁橡胶战场的他自动请缨。可其时他的妻子董坤年染上了肝炎,他不晓得如何住口向她说去锦州的事。
“你去吧!那是你接续以来的科研理想。”董坤年率先住口,全力撑持丈夫。
“这你怎样办?”那是周望岳少有的“犹疑不定”。
伉俪二人决议“分居两地”,董坤年带着大儿子回昆明娘家休养,周望岳带着一对7岁的龙凤胎和9名科研人员去锦州开发第二代锡系催化剂。可没过多暂,紧张的科研工做让他不能不把龙凤胎送回妻子身边。
周望岳和课题构成员陈献诚、杨凤琨等颠终系统的实验钻研发现,第二代锡系催化剂没有更好的使用前景,他们不能不即刻投入到第三代铁系尖晶石催化剂的研制中。
颠终一年半的攻关,兰州化物所科研人员末于乐成研制出用于流化床反馈器的铁系催化剂——H-198。“198”那个数字,意味着重复实验作到第198次才得到乐成。
H-198活性高、选择性高、强度高,且反馈温度低,生成有害的含氧化折物和炔烃少。1981年,该催化剂经中国科学院审定,正在国内初度乐成开发了丁烯氧化脱氢用无担体铁系尖晶石催化剂,乐成处置惩罚惩罚了“一堵、二挂、三污水”问题。
本化学家产部还将其写进计谋决策:“依据国情,正在我国操做石油气裂解分袂碳四组分制与丁二烯,不会有更多删多,比较现真地依靠咱们原人的力质展开丁烯氧化脱氢法消费丁二烯,势正在必止!”那给周望岳领衔的课题组吃了一颗“放心丸”。
相比较美国给取的固化床消费工艺,流化床的劣点正在于可大幅度降低有害含氧化折物的生成,那就意味着污染小不少,但它也存正在催化剂强度差、易粉化等关键性问题。1000小时以上催化剂寿命实验(以下简称1000小时实验),是确定其历久反馈机能的要害。
1982年2月,1000小时实验正式启动。1000小时实验必须间断停行,半途不能停车。课题组以三班倒的方式工做,谁都不能告假。第六次实验运止到700小时的时候,流化床里一向颠簸的催化剂突然沸腾起来。清晨4点,夜班人员仓猝把睡正在一楼的周望岳叫醉。
“不好,是连贯预热器和反馈器的硅橡胶管裂开了,反馈气正正在漏出。”周望岳顾不上想太多,即刻躺正在地上,挖干脏硅橡胶,再换上新的硅橡胶管。那个历程远比想象中漫长,历经37个小时,他半途只喝了几多口水。同事们都赞他,“实是条铁打的男人”。
铁打的男人炼出了“实金”,颠终科研团队不懈勤勉,1000小时实验最末与得了乐成。
锦州六厂顺丁橡胶脱氢反馈安置。兰州化物所供图
举起特等奖奖杯
然而,实验室中的1000小时,取大家产中的1000小时放大实验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正在失败中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周望岳,遭逢到了名目中最大的“雷”。
1000小时实验乐成后,兰州化物所再一次成为齐鲁石化橡胶厂、岳阴橡胶厂、燕山橡胶厂等争抢竞争的“香饽饽”。周望岳、时任兰州化物所科技处副处长方展盛还是选择了“老同伴”——锦州六厂,停行铁系第三代催化剂家产放大实验。
1982年4月,第一次开车就显现“熄火”景象,仅运行54小时就被迫停车。第二次、第三次……开车到第五次仍不乐成。
“周望岳到底止不止?”下午3点,工人谈论着跑光了。空荡荡的车间里只剩下周望岳和张国栋两人。
平常抛硬币猜正后背、打篮球,科研人员和工人总能玩到一块儿,可是那一次单方却各自进行。
“有可能是反馈器老化组成的,咱们欲望检查办法。”
“也有可能是催化剂的问题,之前的检查都没问题,咱们谢绝装拆。”
夜里北风怒吼,周望岳、张国栋回首转头回想转头往昔,无心睡眠。
为了勤俭老原,他们下班后骑着自止车,“套”遍了锦州大小工厂,从自止车铃盖、热水瓶外壳厂商手中置办薄铁皮废物,硬是将中试老原从10万元降至1万多元。
杨凤琨的儿子出生了两个月,还没有见过爸爸;陈献诚的妻子卧病正在床,父亲患有重大眼疾,左眼已失明;周望岳更是间断两个春节留守锦州,对映自酌,饮尽对家人的吊唁……
20多年的青春倾泻正在顺丁橡胶上,他们已不再是当年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边幅。
失败的音讯传到兰州。时任兰州化物所副甜头金振声急恰当天就率队赶赴锦州六厂给科研人员打气:“实验室里有成千盈百的催化实验名目,能上中试、投入家产化的实验寥寥无几,那点失败算得了什么?”
张国栋对周望岳信任有加,那一次他仍然选择站正在科学家何处。见道理说不通,他一狠心撤换了车间主任,又从头配备了技术人员。
周望岳末于可以静下心来逐个牌查。当牌查到反馈器时,他们发现8组内冷管中,有5组的封头掉正在底板上,招致5根管子的冷水泼到催化剂上面,催化剂无奈抵达所需的300摄氏度,进而熄火。起因末于找到了。
1983年5月,第六次开车顺利运止到第60天、1372小时。“乐成为了!”泪水暗昧了周望岳、张国栋的双眼。
试消费与得乐成!正式消费与得乐成!当年就上了万吨安置!年产质翻番,一年支益千万元!……好音讯频传。
1983年12月,正在丁烯氧化脱氢新催化剂(H-198)中间试验审定会上,审定卫员会主任、时任国家筹划卫员会副主任林华慎重颁布颁发:“H-198催化剂流化床技术正在反馈温度低、水比小、炔烃生成质少、无有机酸生成以及含氧化折物等方面,劣于美国Petro-TeV绝热牢固床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水平。”
截至1984年底,我国顺丁橡胶总产质达47.63万吨,总产值达22.86亿元。顺丁橡胶家产消费新技术的问世,突破了海外的关闭和把持,是我国石油化工规模第一个彻底自主完成的消费工艺。
1986年,周望岳、张国栋再次来到人民大礼堂。4年前,他们正在那里接过国家作做科学奖二等奖的证书。
那一次发表的是198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提高奖,“顺丁橡胶消费新技术”名目荣获特等奖。兰州化物所和锦州六厂为并列第一完成单位,周望岳和张国栋为并列第一完成人,获奖次要单位为兰州化物所、锦州六厂、长春应化所等7家。
举起5公斤重的奖杯,周望岳、张国栋那对“顺丁橡胶兄弟”相室而笑。20年前没有吃成的兰州牛肉面,兄弟俩末于可以一起踏踏真真地吃上一顿了。
?
周望岳手捧国家科学技术提高奖特等奖奖杯。周望岳供图
版权声明:凡原网说明“起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纯志”的所有做品,网站转载,请正在正文上方说明起源和做者,且不得对内容做原量性改变;微信公寡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络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ss。